世界上首次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峯會於2008年底在華盛頓舉行。儘管美國的信譽受到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和伊拉克戰爭的影響,但毫無疑問,當時房間裏最重要的領導人是東道主——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George W Bush)。
9年後,當G20準備在德國開會之際,世界其他國家能否指望美國總統擔起領導責任,不再是顯而易見的。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口號是「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同時,有志於全球領導地位的其他人正在挺身而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顯然把自己定位爲川普所排斥的國際合作形式的捍衛者。儘管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否認了她是西方領導人的說法,稱其爲「荒唐」,但這位德國總理在全球問題上變得越來越直言不諱。
如果決定權在全世界公民,那麼默克爾似乎會得到全球領導人的位子。上週發表的一項皮尤(Pew)民意調查顯示,在選取的37個國家中,42%的人表示相信默克爾會「做正確的事情」——相比之下,28%的人相信習近平,而只有22%的人相信川普。
您已閱讀26%(463字),剩餘74%(12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