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6月4日一致通過了新的對朝制裁決議。北韓遭受制裁併不新鮮,但這次制裁是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以來,美國與中國就擴大對朝制裁達成的第一項決議。據悉,此次擴大制裁名單是華盛頓與北京經過五週協商達成的共識,中國的態度明顯比過去顯得積極主動。
儘管預期中的北韓第六次核試驗因爲中美聯手壓制而沒有進行,但北韓在4、5兩月多次發射飛彈,特別是在中國「一帶一路」峯會舉行期間發射射程在5000公里以上的長程飛彈,表明平壤擁核的決心不可更改。與此同時,中朝關係也進一步惡化。北韓官媒——朝中社兩次對中國批評、謾罵,譏諷中國是「愚蠢的巨人」,警告北京對出現的「災難性後果」要有準備,引發了中方媒體的反擊。
朝核問題的坐大,中朝的相互厭惡以及北京主動擴大對朝制裁,讓人有一種「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之感。反思中朝關係,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並讓北韓擁核自重,原因當然很複雜,但中國對北韓的政策要負重要責任。從觀念來說,有五個錯誤看法幾十年來影響了中國對北韓和朝核問題的處理。這麼說不是馬後炮,因爲它們至今還在影響著一些人和官方的對朝決策。
您已閱讀15%(459字),剩餘85%(258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