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者已通過重大監管改革,增強了全球金融體系的彈性。如今,銀行擁有比以往高得多的資本和流動性緩衝。處置框架已得到加強。衍生品市場被打造得更安全,而有毒的影子銀行業務已被解毒。
但是,這一切不應是故事的結尾。現在是時候把重心從監管轉到監督上了,原因有二。
首先,如果我們打算僅僅依靠監管,要求銀行持有緩衝來防範每一種不測或風險,那麼這將扼殺它們的活力,對經濟的長期成長而言將不是最優選擇。這可能也會鼓勵套利和影子銀行風險的過度積累,導致金融體系更加脆弱。
您已閱讀17%(224字),剩餘83%(111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