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順豐VS.菜鳥:一場數據之戰

許可:菜鳥和順豐的紛爭中,似乎雙方都不是真正的贏家,而廣大用戶除了成爲雙方的武器外,還承受了種種不便。

6月2日晚,國家郵政局的強力介入,暫時平息了菜鳥網路(下稱「菜鳥」)與順豐速運(下稱「順豐」)因互通數據接口關閉引發的紛爭。不過,事情遠未結束。菜鳥表示,未來一個月,它將和順豐繼續就豐巢快遞櫃資訊保安問題進行談判。可以想見,如果不釐清這場紛爭背後的利益邏輯和法律困局,那麼後續的談判很難不演化爲另一場互懟。因此,本文將回到論爭現場,解讀雙方主張,發現真正的癥結所在。由於無法獲得雙方之間的法律檔案,這裏的分析僅以雙方網路公開資料爲基礎。

資訊保安vs.個人隱私:言辭而已

覆盤整個糾紛,菜鳥先發制人,以豐巢快遞櫃大量調取淘寶用戶電話號碼資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爲由,要求順豐將所有的快遞櫃取件碼資訊和包裹資訊提供給菜鳥。在遭到順豐拒絕後,菜鳥停止了和豐巢的合作,並在6月1日0點下線豐巢介面資訊。爲了反擊,6月1日凌晨,順豐關閉了豐巢數據資訊回傳,同日10點,進一步關閉了淘寶平臺物流資訊的回傳。對此,順豐的解釋是:菜鳥要求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私隱數據,此類資訊隸屬於客戶,本著「客戶第一」的原則,順豐無法接受。無論是菜鳥提出的資訊保安,還是順豐主張的個人隱私,貌似均有著無可辯駁的合法性與正當性,但其實不然。

您已閱讀16%(501字),剩餘84%(26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