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

Vivo的戰略盲點

周掌櫃:Vivo的領導者需要創造性的戰略思想,它不太可能被OPPO打敗,失敗最有可能來自於熱切而盲目的定義自己。

Vivo對體育愈發著迷。6月1日外媒報導,Vivo每年將支付6000萬到7000萬歐元以贊助國際足球管理機構舉辦的賽事,直至2022年卡達世界盃。這是萬達、海信之後的俄羅斯世界盃第三個中國品牌。繼2016年10月成爲NBA獨家手機合作伙伴之後,vivo再度出手。

與此同時,在國內很多機場和火車站,也會看到vivo簽約球員NBA明星庫裏的海報,對著OPPO的「那一刻更清晰」諸多小清新明星臉,相映成趣。

探究起來,無論是在中國市場、東南亞市場還是印度市場,同樣戰略思想,打法接近的vivo似乎總比OPPO略遜一籌。統計調研機構GFK發佈的2017年4月份中國區銷售數據顯示:華為銷量808.3萬臺,佔22.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OPPO和vivo市場佔有率分別是16.5%和15.9%。東南亞大部分國家,OPPO大幅度領先vivo。在印度市場上表面上看不相上下,但價位上OPPO主要在10000到20000萬盧比(1000-2000人民幣),而vivo主要在7000到15000盧比(700-1500人民幣),可見vivo品牌定位依然比OPPO低。

您已閱讀10%(474字),剩餘90%(43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