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川普尋覓美國特色的產業政策

福魯哈爾:一位共和黨商人總統試圖通過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來提振美國經濟,這個構想充滿矛盾和可能性。

在美國,產業政策是一個禁忌話題。它讓人聯想起的畫面是蘇聯式的計劃經濟,或者政府指定的企業贏家和輸家,這類做法傳統上會引起美國保守派以及許多自由派人士的恐懼。

這種情況或許正在發生改變,因爲一羣實業執行長們——如陶氏化學(Dow Chemical)的利偉誠(Andrew Liveris)、IBM的羅睿蘭(Ginni Rometty)以及奇異公司(GE)的傑夫•伊梅特(Jeff Immelt)——正在鼓勵川普政府制定一項現代化的政策,系統化地覆蓋教育者、就業創造者、監管者、消費者和工作者。通過與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合作,這些執行長們正在很多事情上出謀劃策——從如何重塑教育以培養21世紀的勞動力,到哪些規定應被推翻以釋放「動物精神」。

利偉誠表示,目標是深遠的:把美國經濟從主要基於消費和較低廉價格,轉向更接近德國的模式:擁有更多職業培訓計劃,更多高技能、高收入的工人,生產更多高檔出口產品。

您已閱讀23%(416字),剩餘77%(14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