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川普

川普「內舉不避親」的代價

盧斯:美國總統的女兒伊凡卡、女婿賈利德對川普執政有好的作用,但也帶來了許多代價,敗壞了美國民主聲譽。

第一女兒的角色究竟是什麼?上週在柏林,伊凡卡•川普(Ivanka Trump)對這個問題說不出個所以然。雖然從沒贏得過一張選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這位長女現在已成爲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她的丈夫傑瑞德•庫許納(Jared Kushner)憑藉自己的婚姻成了川普政府的全權代表。這倆人似乎都是好人,朋友們稱他們是「平常人」。但他們攀上美國權力頂峯,是現代西方民主史上絕無僅有的特例。想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的並非只有德國人。

從中國的習近平,到加拿大的賈斯廷•杜魯道(Justin Trudeau),還有德國的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各國領導人們正基於如下假設行事:川普將一直把他的女兒女婿留在關鍵位置上。至於其他人,比如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尼基•海莉(Nikki Haley),正如川普上週開玩笑說的那樣,「可以輕易被取代」。但各國政府認爲,川普的近親們不會被踢到一邊——這可能正是他們所希望的。伊凡卡顯然在促使她父親注意敘利亞近期化學武器襲擊導致的人道主義災難上,扮演了關鍵角色。她的丈夫則忙於擠走「美國優先」信條的頭號旗手斯蒂芬•班農(Stephen Bannon)。這對夫婦就像一道馬勒,約束住川普的那些更強烈的衝動。

伊凡卡還發揮著對父親施加教化的作用。上週她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Jim Yong Kim)共同爲英國《金融時報》撰寫了一篇評論文章,主張讓女性在全球勞動力中發揮更大作用。先前在競選中,她父親強調的是恢復採煤等以男性爲主的工作;伊凡卡扮演了「陰」,對她父親的「陽」形成有益補充。自川普就職後,伊凡卡是川普家族中第一個高調進行外事訪問的成員,這並非偶然。川普至今還沒有出訪海外。

您已閱讀39%(728字),剩餘61%(114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愛德華•盧斯

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是《金融時報》華盛頓專欄作家和評論員,他負責撰寫的文章包括:每週一期的專欄文章、關於美國政治、經濟問題的《金融時報》社評以及其它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