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應平衡長短期經濟風險

普拉薩德:中國政府通過加強管控和有限改革來追求穩定,實際上增加了在較長時期內讓經濟變得不穩定的風險。

中國將在下半年召開中共十九大並進行高層領導換屆,在此之際穩定已成爲北京最重要的信條,決定著從經濟政策到改革等一切事務。

最大程度減少經濟自由化帶來的動盪被認爲對實現政治平穩過渡非常重要。在爭相謀求晉升之際,即便改革派官員也不願意冒險,部分是爲了避免在需要儘可能爭取盟友的時候給自己樹敵。

矛盾的是,通過加強管控和只實施有限改革來追求穩定,中國政府實際上增加了在較長時期內讓經濟變得不穩定的風險。可以肯定地說,中國未來12個月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將精準地落在政府制定的6.5%左右的目標內。

您已閱讀21%(246字),剩餘79%(9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