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一次發表這樣的見解:「當一個以優秀著稱的管理層接手一個以基本面糟糕聞名的企業時,往往是後者的聲譽會保留下來。」那麼,當一位有著聖人美譽的投資者接手一項不神聖的任務時會怎樣呢?
上週卡夫亨氏(Kraft Heinz)給出了一個答案,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是該公司的領先投資者。卡夫亨氏放棄了以1430億美元收購聯合利華(Unilever)的計劃,這件事的背景是卡夫亨氏無情削減成本和裁員的戰略引發敵意。在卡夫亨氏董事會擁有一席的巴菲特,顯然希望他的聖人名譽保留下來。
聯合利華的荷蘭籍執行長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執掌這家跨國公司的方式,堪稱可持續性和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典範(而非純粹的股東資本主義),而這筆流產的收購讓巴菲特的兩種本能發生矛盾:一是投資於有著可靠全球品牌的加工食品和飲料公司,例如可口可樂(Coca-Cola)和卡夫亨氏;二是招人喜歡。
您已閱讀22%(429字),剩餘78%(15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