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洲樂隊(Oasis) 1996年在內布沃斯(Knebworth)舉辦的演唱會是「網路誕生前人民的最後一次盛會」,樂隊前詞曲作者諾埃爾•加拉格爾(Noel Gallagher)最近沉思道。自那之後,技術將文化擊得粉碎。大規模羣體性活動讓位於個人娛樂。「那樣的盛會不再重現並非巧合。」
只不過那樣的盛會又出現了。去年夏天反對英國公投脫離歐盟的遊行和上週反對美國新任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遊行,都給人一種盛會之感。雖然遊行人羣對待自身訴求是認真的,他們也顯示出了社交的一面,網上發佈自拍照,個體(有些人對政治只是略有些關心)在集體中尋找認同。回想一下,傑里米•柯爾賓(Jeremy Corbyn)就是以類似的方式被推上工黨黨魁之位,然後你就會明白,人們可能是在轉而從政治中尋找他們無法再從文化中獲得的集體經歷。
只要主流政治家(他們肩負著這一任務——對近來掌握了制勝訣竅的民粹主義運動發起反擊),不對這些抗議做過度解讀,所有這一切都有屬於它的位置。政治抗議就像性行爲:有積極性的一小部分人承包了絕大部分。冒著1月的嚴寒去聲討另一國的總統,需要一種非常罕見的公民使命感。羣體具有欺騙性。參加1996年那場盛會的多數人並不喜歡綠洲樂隊。更加情有可原的是,上週末的多數人也並不是在遊行。政治中的一條法則是,不要把注押在走上街頭的一方。
您已閱讀34%(574字),剩餘66%(11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