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

中國放開金融管制進程受阻

桑曉霓:今天,中國陷入一個尷尬的轉型階段,風險既來自於約束變少的市場,也來自於政府試圖控制市場的努力。

去年底,中國企業集團海航集團(HNA)支付高於市場價80%的價格拿下九龍原機場區一個地塊時,人們並未感到驚訝。許多分析師只是認爲,支付高價是爲了繞開中國內地對資本流出的日益嚴格的管制。

過去,當中國企業希望購買海外公司或資產時,它們只要找到中資銀行的海外分支,以其內地存款爲擔保開出海外信用證,就可以了。然而,如今北京的監管機構開始限制這種做法,因爲它們正想方設法阻止資本流出境外、進一步壓低人民幣匯率。這是旨在抑制槓桿的更宏觀努力的一部分。槓桿對金融穩定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威脅。

此時,中國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地利用債務來幫助實施收購併提升回報。雖然中國央行(PBoC)致力於減少金融體系中這些有時看不見的借款鏈條,但諷刺的是,他們的努力可能使市場更不穩定。

您已閱讀27%(325字),剩餘73%(8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