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川普

該不該給「商道治國」一個機會?

多諾霍:戰略性地做交易、謀求漸進的進展,是商業成功的一大原則。在紛繁複雜的民主體制中,這個方法仍然行之有效嗎?

福特公司(Ford)上週宣佈,它將在美國密西根州投資7億美元生產電動汽車,創造700個就業崗位。這是一個最新跡象,表明美國企業預期在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主政下,國內商業環境會有改善。

這位當選總統所組建的團隊是企業界這種樂觀情緒的一個重要來源。他的團隊裏包括了許多在民營部門擁有豐富經驗的人選。鑑於聯邦預算總額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超過20%,加上監管規則有17.5萬頁之多,政府在經濟中扮演過大角色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因此,川普讓瞭解經濟運行和企業成功之道的人士擔任重要崗位是很明智的。史蒂芬•姆欽(Steven Mnuchin)、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琳達•麥克馬洪(Linda McMahon)和安德魯•普茲徳(Andrew Puzder)等成功商人,將幫助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快經濟成長以及推動所有地區和羣體增加就業之上。

川普還打算把商界高階主管派到通常被認爲是非經濟領域的崗位上。最值得關注的例子是提名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董事長兼執行長雷克斯•提勒森(Rex Tillerson)出任國務卿。提勒森參加過與幾十個國家領導人之間的複雜談判,這是許多美國頂尖外交官都比不上的寶貴經驗。

您已閱讀41%(526字),剩餘59%(7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