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Lex專欄:中國應繼續削減鋼材產能

2017年,提振價格將要靠供應、而非需求。要維持中國提振起來的鋼價,中國政府還需確保在新的一年繼續削減鋼材產能。

一年前,你想脫手鋼廠都無人接盤。或者說,幾乎是這樣吧。彼時在英國擁有多家虧損鋼廠的塔塔鋼鐵(Tata Steel)例外。當時,塔塔鋼鐵決定不惜任何代價讓自己抽身。原因之一是:當時世界上最大鋼材生產國中國在增加鋼材出口,壓低鋼材價格。把時間快進到今年,鋼材已進入投資組合經理的購買清單。

雖然之前鋼價走低被怪到中國頭上,但此輪鋼價上漲中國卻是功臣。中國鋼鐵企業削減了產能——雖然只是迫不得已。去年第四季度,中國鋼廠每生產一噸鋼材都要賠錢。熱軋卷板平均每噸讓鋼廠虧損200元人民幣(合29美元)。許多鋼廠停止產鋼。瑞信(Credit Suisse)指出,2016年第一季度,處於停產維護狀態的高爐產能(1.5億噸)約爲2015年的兩倍,因而導致供應減少。

與此同時,需求出現了改善。2015年底,中國政府開始向需要鋼材的新基建項目放開資金,以提振增速下滑的經濟。司爾亞司(CEIC)的數據顯示,以人民幣計算,2015年上半年的基建投入同比出現了下滑。到2016年初,基建投入已開始激增,較上年增加高達40%。產能減少、需求增加,導致本地價格上漲;出口放緩。麻雀突然變鳳凰,每噸鋼材的利潤飆升至1000元人民幣。中國鋼鐵製造商馬鞍山鋼鐵(Maanshan Iron and Steel)的股價今年漲了約50%。在歐洲,阿姆斯特丹上市的鋼鐵製造商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的股價已經翻倍。

您已閱讀76%(596字),剩餘24%(1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