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

Lex專欄:誰真正救了萬科?

萬科昨日表示將終止收購深圳地鐵資產,同時恆大表示無意爭奪控制權,萬科控制權之爭或將出現轉機。

太好了,一筆動機不足的交易黃了。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的開發商萬科(China Vanke)昨日最終表示,將不會用股票換取深圳地鐵(Shenzhen Metro)的資產。這筆交易在3月曾被宣傳爲確保萬科未來成長的一種手段,但其真實目的是讓一個龐大的、友好的股東成爲大股東,以改變股權之爭中的力量對比。

萬科從去年開始陷入收購爭奪戰,當時私人所有的保險公司寶能(Baoneng)的關聯企業開始增持萬科股份,現已持有萬科四分之一股份。不過最大股東寶能的地位已被削弱。上週中國保險監管機構表示,將權益類資產佔保險公司總資產比例上限從40%下調至30%,單一股票投資不得超過5%(比原規定上限水準減少一半)。曾斥責寶能利用槓桿收購萬科的相關部門的意圖很明顯。

野心受到外力抑制的並不止寶能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恆大(China Evergrande)通過子公司持有萬科14%股份。恆大旗下保險公司的產品銷售已被叫停,且被禁止投資中國股票市場。恆大在中國國家電視臺上表示,自己無意、也不會做萬科的控股股東,暗示自己不會與寶能聯手。幸運的是,深圳地鐵交易的取消,將令持有萬科15%股份的國有企業華潤(China Resources)重新與萬科管理層站到同一戰線。

您已閱讀72%(522字),剩餘28%(1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