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曉松寫了首新歌,裏面有一句歌詞流傳頗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我覺得說成「『投資』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也完全沒有問題。
股票投資本質上就是社會生活的對映,是社會和歷史演進的一部分,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生活的大部分煩惱都是源於眼前的苟且與夢想的遠方之間的矛盾和難於取捨,投資亦然。
投資的苟且就是上市公司當下的盈利水準,投資的遠方就是上市公司幾年之後的盈利水準,衡量兩者間差距的就是上市公司的動態PE水準,動態PE上升說明市場的參與者更看重夢想的遠方,A股歷史上的幾次大牛市都是由於投資者對遠方給予了過高的期望和過分美麗的幻想而引發的,之後大牛市的結束也是由於投資者發現夢想的遠方還要一步一步走,美好的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您已閱讀10%(345字),剩餘90%(29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