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半解

假如浩劫來臨,我該如何聯繫你?

何帆:要得到深度安全感,要有深入骨髓的對危機的恐懼。只有保羅•羅蘭才能發明阿帕網,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20世紀50年代末,是冷戰最冷的時候。據說,1956年赫魯雪夫訪問英國的時候,曾經在愛丁堡喝醉了酒,放肆地指著臺下的英國企業家們說:「我們一定要把你們埋葬。」儘管他事後多方辯解,西方世界仍然感到背後一股寒意。

美國軍方憂心忡忡:如果蘇聯發動全面進攻,美國可能毫無勝算。一旦蘇聯摧毀了美軍的通訊系統,戰場上的將士根本無法和他們的長官通話,一切都將陷入混亂。怎麼辦?美國軍方花費巨資,建了一套軍方的通訊系統,把司令部和各個軍事基地都聯繫在一起。建成之後才發現,這樣反而更糟,所有的線路都通向一個中心,分明是在向敵人指示,哪裏纔是要集中打擊的要害。美國軍方把自己放在了靶心。

蘭德公司的一位年輕的電氣工程師保羅•巴蘭(Paul Baran)試圖解決這個難題。保羅•巴蘭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人選。不僅僅是因爲他是個學霸、數學天才,更重要的是,他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危機感。1926年,保羅•巴蘭出生於涅瓦河畔的格羅德諾(Grodno)。格羅德諾是個歷史悠久、多災多難的城市,在波蘭、俄國和德國之間不斷易手。1928年,巴蘭一家移民美國。美國的生活祥和安靜,但逃亡的夢魘在那一代歐洲猶太難民家庭的記憶裏刻骨銘心。1941年,納粹入侵格羅德諾,城中的猶太人被一批批地送往集中營,到1944年,全城倖存的猶太人還不到200人。訊息傳到美國,巴蘭一家既悲傷又恐懼,全家人認真地討論一個問題:如果又來了一場浩劫,我們該怎樣互相聯繫?

您已閱讀26%(605字),剩餘74%(17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