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美國大選

爲何希拉里贏了直接選票卻輸了白宮?

讓希拉里敗選的「選舉人團制度」,是美國國父們的政治發明,旨在避免多數人暴政,讓小州也能發聲。此次「黑天鵝」大選後,它會改革嗎?

2016年美國大選以一個震驚世界的結果畫上句號。幾乎所有的民調數據、學者分析都錯得離譜,世界各國政要和機構都大跌眼鏡。川普勝選,就連資本市場也嚇得不輕,股市應聲暴跌,避險恐慌情緒到處蔓延。

很多看了選舉結果公佈過程的人的第一感覺是,川普優勢明顯,午夜前已經鎖定270張選舉人票。然而九小時之後,隨著計票工作進入尾聲,人們再次驚訝地發現,兩位競選人的差距其實並不大:希拉里贏的加州、紐約州人口極其密集,而川普的紅州則地廣人稀,他在成功「翻盤」的搖擺州優勢則非常微小。如果計算直接選票總數(popular votes),希拉里更獲得了超過23萬張的明顯優勢。

也就是說,如果這是一場一人一票的普選,勝出的人就是希拉里。但是,美國獨特的「選舉人團」競選制度,讓川普取得了一場創造歷史的勝利。

您已閱讀8%(344字),剩餘92%(40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