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留學

赴美中國學生文化融入的挑戰

吳冕:一些留學生可能會無意識地放大處境的困難,而美國學校及社會並未針對國際學生的融入做好充分準備。

據非營利機構國際教育協會2014年發佈的報告,十五年間,在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增加了72%,從1999年的514,723 到2013年的886,052。該機構數據還顯示,2015年國際生人數比2014年成長了10%,是1978年以來在美國際留學生成長幅度最大的一年, 達到974,926人。這其中雖包括了低齡留學生人數的成長,選擇本科和研究生項目的在數量上依然佔大多數。這些國際留學生在文化融入和適應上面臨不少挑戰。

幾年前《紐約時報》一則關於在美中國本科留學生生活的報導這樣寫道:大家在學校裏自然而然地打造出一個「唐人街」,在宿舍裏打麻將,喫泡麪,一整天講的都是中文。還有更糟糕的,不少中國留學生因爲學術造假或者成績不及格,要麼被學校開除,要麼休學。

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有內在的,也有外在的。一方面,留學生家庭所塑造和影響成形的性格的方方面面,在出國前有父母的保護也許並不明顯,或者也不被當成需要改善的地方,而在國外因爲環境的改變,脆弱的一面更容易暴露出來造成問題。有朋友向我表示,最應該教育的不是中國的孩子,而是中國的家長。當然並不是每個中國家長都有攀比心,但正如不少中國人都有的對身份地位名利的比較一樣,不少中國家長也對孩子的留學有功利而輕易的態度:功利地以爲在國外鍍金就可以更被人看得起,輕易地忽視了孩子在國外留學的環境究竟如何。

您已閱讀21%(566字),剩餘79%(21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