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業的未來

銀行業再次變得炫酷?

阿格紐:儘管投行文化出名地殘酷,前一陣子有訊息稱,高盛吸引了25萬份來自在校生和畢業生的夏季工作申請。

銀行業是否曾經很酷?我問一位50多歲的投資銀行家。他眼神呆滯地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如日中天的年代。那時交易火爆,金融界充斥著1987年電影《華爾街》(Wall Street)的箴言「貪婪是個好東西」,還說如果你是一位投資銀行家,你「想有多少約會就有多少」。

那些輝煌的日子持續到本世紀初,當時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本經理突然成了華爾街的酷哥。接著金融危機爆發了。銀行家因其在此次危機中的作用而備受批評,這些批評以前通常是留給房地產中介、停車場服務員以及索馬利亞海盜的。

然而,如今8年過去了,似乎一些有趣的事情正在發生。銀行業是否正再次變得炫酷起來?

您已閱讀20%(269字),剩餘80%(105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