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阿里巴巴

一位「中國通」眼中的馬雲

《阿里巴巴:馬雲的基業》一書的作者克拉克,曾見證阿里巴巴篳路藍縷的創業階段。他憑藉大量個人回憶和數十次採訪,寫下一本關於中國網路巨擘發展歷史的權威著作。

1999年,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得到了任何一位資深「中國通」在今天都會渴望得到的炫耀資本:這位由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前投行家轉行的商業顧問有機會參觀馬雲(Jack Ma)坐落在湖畔的公寓。

馬雲在數月前剛創辦的新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將從這座公寓起步——馬雲說他想在中國開展在網上銷售商品的業務。在一些人看來,這簡直可笑,因爲當時在中國還沒有多少人使用網路。但是,如果阿里巴巴失敗了,也絕不會是因爲沒有去嘗試——克拉克在敘述該公司早年曆史時這樣寫道:數一數架子上塞滿馬克杯的牙刷的數量,你就知道這家公司有多少個聯合創辦人。日以繼夜編寫代碼、打電話和奔波忙碌終於在2014年看到了回報,阿里巴巴在首次公開發行中融資250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規模IPO」的紀錄。

在中國科技界,克拉克向來是最引人關注的西方人之一。在《阿里巴巴:馬雲的基業》(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一書中,他憑藉大量的個人回憶和數十次採訪,寫下了堪稱權威的關於中國網路巨擘——不只是阿里巴巴,還有騰訊(Tencent)、搜狐(Sohu)、新浪(Sina)和百度(Baidu)——發展歷史的著作。在中國,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在西方卻鮮爲人知。

您已閱讀36%(556字),剩餘64%(10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