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智慧城市

後工業化城市需要創意空間

羅傑斯:很多西方城市都慢慢地找到了步入後工業化時代的路徑。這些城市沒有去支撐衰落的產業,相反,它們發現未來在於吸引並留住新服務經濟的「明星」。

三十年前,伴我成長的倫敦彷彿在走向沒落。它已經失去了一個帝國,許多關鍵產業——最明顯的是航運和製造業——都處於衰落中。

上世紀60年代,倫敦碼頭區曾經異常繁忙,但到了80年代早期,已變得冷清下來。

當然,倫敦並非唯一一座努力應對去工業化的西方城市。實際上,這裏龐大的企業部門、知名學府、各種專業人才、政府機構以及著名的旅遊勝地,讓這座城市比多數城市都更具生命力。

您已閱讀11%(179字),剩餘89%(14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