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英國社會

英國不是最講階級的國家

英國自由撰稿人何越:許多中國人仍然以爲英國人還活在《唐頓莊園》時代,甚至凡談及「貴族」便想到英國。這種對英國的理解與現實嚴重脫節。

常聽中國人說:「英國是最講階級的國家。」這話不對,嚴重過時。許多國家,包括中國,都比英國講階級。「中國朋友以爲我們還活在《唐頓莊園》時代。」去過中國的英國朋友皺著眉頭抱怨道。《唐頓莊園》是英國歷史劇,中國人對當代英國的誤解,有如英國人看多了清朝古劇,以爲當代中國人還梳著大辮子。

許多中國人對英國貴族制仍心心向往,不時看到有關推崇「貴族精神」的文章,我私自認爲那大多歸罪於中國國內媒體,它們只關注英國王室、世襲貴族、莎士比亞、奢侈品等少數英國社會現象,對當代英國的介紹嚴重與現實脫節。貴族在當代英國已幾近敗落,政治地位早在百年前就基本被以平民爲代表的下議院奪去。時至今日,上議院只是個裝有800來號上議員、幾乎個個老龍鍾態、地位如同中國「政協委員」的有名無實的議會機構,把下議院議題置後兩年是其唯一的政治權力。許多下了臺的政治家,或首相想安撫卻無處安放的親信,常會獲得提名,被女王冊封爲終身貴族(又稱一代貴族,不能傳與下代),塞入上議院。而這種貴族只是名譽,完全不能與古時那種疆場立功、封功加爵、授地賞銀的世襲貴族相提並論。工黨與自由民主黨一直在呼籲取消上議院,所以工黨的首相(如布萊爾與布朗)就算下了臺,也不會象撒切爾夫人那樣,領一頂貴族(撒切爾受封爲女男爵)帽子。所以在上議院裏,根本看不到任何一位仍然在世的英國前首相(保守黨的梅傑只接受了爵士封號)。我一個月前曾採訪過英國前商務大臣凱博(自由民主黨),他告訴我:他拒絕了獲封貴族的機會,而選擇爵士稱號。因爲他認爲上議院早已過時,且龐大臃腫,應該取消。

至於《唐頓莊園》裏的那種世襲貴族,其資產在二戰以後被工黨以高額稅收方式充了公,僅少數貴族家庭能夠有實力將莊園儲存下來,那些囊中羞澀、再無力負擔家中莊園或城堡巨大開支的貴族,對其莊園有三種常見的處理方式:一、拋棄和荒廢;二、開放給遊人參觀,以旅遊業養家;三、直接捐給National Trust(英國國家名勝古蹟信託)。至今爲止,許多世襲貴族如今空有封號,可是生活普通如同你我。

您已閱讀33%(840字),剩餘67%(17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