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民用人民幣兌換外幣以購買海外資產的上限是每人每年5萬美元。幸運的是,中國的企業交易大戶不受此類限制。
上週五,海爾(Haier)斥資54億美元現金收購了奇異公司(GE)旗下電器業務。1月的早些時候,大連萬達(Dalian Wanda)以35億美元收購了電影製片公司傳奇娛樂(Legendary Entertainment),先前萬達多年在好萊塢尋購內容(2012年該集團以30億美元將連鎖影院AMC娛樂收入囊中)。一家中國集團已投入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競購戰。更大膽的是,中國化工(ChemChina)據報道正考慮以現金競購市值350億瑞士法郎的先正達公司(Syngenta AG)。2016年纔開始幾周,中國就公佈了價值120億美元的海外併購——如果保持這一勢頭,全年勢必打破去年1120億美元的紀錄。中國企業對收購海外資產感興趣很自然。隨著中國逐漸變富,中國公司發展到足夠規模,可以追逐更成熟市場的大目標。他們運用更低運營成本的能力,也使他們得以開出鉅額支票。
10年前,基於國家安全考慮的政治和監管阻力很大(想想競購優尼科(Unocal)、杜拜世界港口(Dubai World Ports)和3Com公司的失敗)。雖然擔憂仍在,但中國企業在把握海外交易流程方面已變得更加成熟,而其它國家也變得更能容忍中資。
您已閱讀73%(580字),剩餘27%(2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