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

北韓的「氫彈」試驗到底成功沒?

北韓此次進行的核試驗很可能不是一次完全成功的「氫彈」試驗,因爲它的爆炸當量不夠大。雖然這次試驗不一定意味著北韓的核能力有了質的飛躍,但這畢竟是一種漸進性的提高。美國以拖待變的所謂「戰略耐心」政策正顯示出其巨大問題。

1月6日北韓宣佈完成了一次氫彈試驗。但是,此次試驗很可能不是一次完全成功的所謂氫彈試驗。

主要原因如下:根據美國和中國測得的大致地震震級來看,這次核爆炸引發的地震震級和上一次北韓核試驗(2013年)的震級幾乎一樣。也有數據說,這次的震級是5.1級,而上次是4.9級。即使是後面這種情況,它也僅僅意味著這次的爆炸當量是上次的大概1.5倍左右。並且,這次測量到的地震波形態和上次試驗的也非常相像,這也意味著這次試驗的當量和上次差不多。

由於不知道北韓核試驗的具體深度,較難根據地震震級進行精確的當量評估。因此,國際學術界對上次北韓核試驗當量的判斷是大概1萬噸TNT(美國在廣島和長崎使用的核彈大約爲2萬噸TNT當量)。所以,本次核試驗的當量也大概是1萬噸TNT。當然,不能排除有一定的誤差。比如,根據國際地震監測網測得的數據進行交叉定位,可以看出本次核爆的具體爆炸點與前三次核爆同在一個山脈中,但本次爆炸位於山脈更深處的位置。這意味著本次爆炸的深度可能更大。在引發同等地震震級的情況下,這也意味著本次的實際當量可能比上次略大一些。

您已閱讀23%(461字),剩餘77%(15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