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俄羅斯總統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指責華盛頓未能批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改革方案的時候,美國官員認識到,他們國家的國際聲譽降到了新的低點。
在去年召開的20國集團(G20)布里斯班峯會上,在軍事介入烏克蘭衝突後幾乎已淪爲國際社會棄兒的俄羅斯總統,因爲抨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未能推動美國國會批准IMF賦予新興經濟體更多話語權的改革方案而贏得一些盟友。
普丁不是首個提出批評的。全球許多國家的財長多年來一直在質問,在2010年達成的IMF改革方案依然在華盛頓受阻之際,美國如何還能妄稱引領全球經濟政策制定?大型新興經濟體何時才能在IMF得到他們應得的話語權?
您已閱讀20%(307字),剩餘80%(12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