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什麼是陶,什麼是瓷?

FT中文網撰稿人馬繼東:從陶到瓷的跨越,除需更高溫度的火候,釉也是至關重要的角色。今天世界瓷器格局的形成則是明末後逐漸演變而來的。

常常聽身邊朋友問道,陶器與瓷器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中文語境裏,「陶」、「瓷」往往是結伴出現的固定片語,因而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一切經烈火煅燒的泥土都可統稱爲「陶瓷」。

公元前兩萬多年,捷克的下維斯特尼采地區的一尊愛神雕像,和中國江西萬年仙人洞裏的一隻大碗——看似不相干且萬里之遙的兩件器物,卻因一股神祕的生命磁場而關聯。人類的祖先,很偶然的機會,用他們被石器磨礪粗糙的手掌,將摻入砂礫的黏土捏成形狀;又偶然地,他們把這些泥坯扔進七八百攝氏度的篝火堆,再好奇地從灰燼中扒出已變堅硬的土疙瘩,浸水不化,敲擊鏗鏘有聲——影響人類發展進程的陶器,就這樣偶然地誕生了。

您已閱讀21%(277字),剩餘79%(10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