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

FT社評:人民幣納入SDR具有象徵意義

人民幣被納入SDR將提振中國體制內推動開放、推動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治理結構的力量。但是,這個決定的政治意義超過它的經濟重要性。

中國的人民幣應不應該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個問題從遠處看似乎是個純粹的經濟問題,但從近處看則在更大程度上具有政治象徵性。

對一些熱衷者來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工作人員建議人民幣加入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行列,成爲構成SDR這種準貨幣的第五種貨幣,將提振人民幣取得全球儲備資產地位的呼聲。

真相則不那麼具有戲劇性。IMF工作人員的觀點 (很可能得到其理事會的批准)是人民幣「可自由使用」,因而可以加入SDR,這在陳述意義上很重要。人民幣將從一個與其經常關係緊張的機構獲得一層新的名望。但它不能替代北京方面繼續開放金融市場和資本流動,以推動人民幣在境外得到使用。

您已閱讀27%(289字),剩餘73%(7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