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非關係

中非關係並非僅限於開採原材料

FT專欄作家皮林:中國仍將繼續爲非洲帶來機會,但非洲國家需要擺脫僅「從地下挖東西」的狀態,需要通過各項政策爲進入工業化階段做準備。

一直向中國供應石油、銅、鐵礦石和鋁土礦、以支撐中國迅猛成長的非洲國家,突然從夢中醒來。

中國經濟成長開始放緩,中國還在努力向消費驅動型成長模式轉型——該模式將不可避免地降低中國對非洲原材料的依賴,大宗商品價格也因此不斷下跌。另外,受到美國可能加息驚嚇的部分國際投資者,已對新興市場失去了興趣。

「過去十年對非洲非常有利,」牛津大學(Oxford)經濟學家保羅•科利爾(Paul Collier)表示,「但那種日子已經到頭了。」他說,那段時期一開始是各國減免非洲的債務,然後「大宗商品價格又一路飛漲」。截至2014年的十年,中非貿易額成長19倍,至逾2000億美元。

您已閱讀12%(280字),剩餘88%(19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