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環保部覈算環保的經濟損失

環境網站「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編輯劉琴:相比低汙染帶來的經濟效益,中國的 」新常態「 是一個很小的經濟代價。從長遠看,環保對經濟還有促進優化作用。

9月9日,中國環保部發布《新常態下環境保護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說,環境保護在短期內的確影響了GDP,但從長遠看,環保對於經濟具有促進優化作用。環保給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減少了GDP,二是導致企業成本增加。

中國經濟正面臨下行壓力,「環境保護損壞經濟發展」的擔憂也在蔓延。7月份媒體報導臨沂治汙導致工人失業、金融體系面臨風險之後,環保部門面臨爭議,指責過嚴的環保舉措挫傷了中國經濟。環保部爲此組織調研,歷時兩個月形成了這份報告。

報告說,「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節能減排累計減少GDP1869億元,佔同期GDP的0.12%。2013年《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淘汰落後產能使得GDP減少約1148億元,佔同期GDP的0.03%。

您已閱讀28%(344字),剩餘72%(89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