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

爆炸不合時宜 犧牲有無意義

中國法律媒體人段宏慶:天津爆炸事故代價慘痛,或許能夠成爲一個問責、反思和變革的契機。是應淡化悲劇、美化犧牲,還是痛切反思,積極變革?

天津濱海新區的危險品倉庫爆炸事件發生已兩天,官方通報的死亡人數一直在緩慢上升。截至本文發稿,官方稱爆炸已導致56人死亡,721人住院治療,其中危重症25人,重症33人。還有多名消防員列爲失蹤,可以想像死亡人數應該還會陸續增加。

不過,無論最終傷亡數字是多少,不出大的意外,這次爆炸事件應該很快會被官方淡化處理,新聞媒體乃至網路空間也很快會被統一封口。原因無他:爆炸來得太不合時宜。中國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慶典將在20天後舉行;爆炸地點與北京又僅有不到200公里的距離。

天津爆炸現場之慘烈,爲近年來罕見。從一些現場拍攝的圖片、影片可以看到,當地如同一片被戰爭洗劫後的廢墟。根據中國地震臺網的檢測,爆炸分兩次發生,尤其第二次爆炸當量相當於21噸TNT炸藥,約合里氏2.9級地震釋放的能量。

您已閱讀22%(348字),剩餘78%(12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