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沃爾夫

歐元區和希臘「說分手」不容易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歐元集團和希臘都希望斬斷彼此之間的「孽緣」。但一刀兩斷雖然痛快,卻不是解脫。如果最終希臘違約並退出歐元區,誰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據說,一戰爆發時,歐洲各國民衆自信而喜悅地歡呼這個訊息。在經過多年的希臘經濟危機和政治動盪之後,現在似乎在發生類似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情況已忍無可忍。義大利經濟學家法蘭西斯科•賈瓦齊(Francesco Giavazzi)在本報表達的尖銳觀點,在高層引發了很多同感。與此同時,希臘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指責希臘債權人「掠奪」他的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向頭腦清醒的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暗示,仍有可能達成協議。但許多人開始渴望看到割斷這段「孽緣」。無論希臘人之前認爲他們在玩什麼遊戲,希臘政府也許現在只想結束這種羞辱。同樣,無論歐元集團先前在玩何種遊戲,它也許現在只想結束這種挫敗感。若果真如此,希臘違約、退出歐元區和貨幣貶值可能就爲時不遠了。

那麼各方的爽快感將會持續嗎?恐怕不會。歐元區的一些人不僅假設希臘的情況是獨特的,而且還假設,讓那些罪人嘗一嘗他們應得的苦難,將會改進其他人的行爲。但歐洲貨幣聯盟也將不再是不可逆轉的。新的危機將會爆發。希臘退出後,危機爆發時人們對貨幣聯盟的信心將打折扣。歐洲央行(ECB)可能需要實施其2012年宣佈的「直接貨幣交易」(Outright Monetary Transactions, OMT)計劃以安撫緊張情緒。自我實現的猜測可能迫使更多國家退出歐元區。

您已閱讀31%(596字),剩餘69%(13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