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普倫德

尋找安全資產

FT專欄作家普倫德:目前實際現金回報率已迴歸正值,但投資者對主權債務的負收益表現出欣然接受的態度,原因在於安全資產供不應求。

油價大幅下挫以及更普遍的通膨率下降,帶來一項可喜的好處:在世界大多數地方,目前實際現金回報率已是正值。

因此,投資者對越來越多主權債務的負收益表現出欣然接受的態度,就更顯矛盾。估計有遠高於3兆美元的政府債券,目前的名義利率爲負值。就連在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中,都沒有過這種打劫——借錢給政府竟然成了一項特權,而投資者要花錢買。

問題的要害在於,全球過剩的儲蓄正遭遇安全資產短缺。在金融危機之後,信用質量顯著惡化,重要原因在於太多AAA級結構性產品後來證明是垃圾。

您已閱讀18%(249字),剩餘82%(115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