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市長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在造訪紐約的一週裏一直在搖旗擂鼓。但他並非在宣傳自己對於歐洲、英國保守黨或是他的新書的主題——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的看法。
相反,強森做的是網路版的「將煤炭帶到新堡」(新堡是英國著名的煤炭產地,「將煤炭帶到新堡」意爲多此一舉——譯者注)。他告訴美國高科技創業家:倫敦是一個很適宜工作和投資的地方。不要只盯著矽谷(Silicon Valley)或是紐約的小飛象街區(Dumbo);美國創業家和投資者應當奔向肖爾迪奇(Shoreditch)和伯恩茅斯(Bournemouth)。強森是這樣推銷的。
這是一項不切實際的任務,但至少有兩個原因使它值得關注。首先,它不無裨益地提醒我們:政治經濟的潮流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大約10年前,當英國貿易代表團設法在紐約「推銷」倫敦時,他們更多談論的是銀行,而非信息技術。那時,英國財政部的部長級官員埃德•鮑爾斯(Ed Balls)等人熱衷於將倫敦「點到爲止」且「基於原則」的監管鼓吹爲相對於紐約的競爭優勢。
您已閱讀27%(466字),剩餘73%(12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