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327國債

萬國證券是如何陷入「327事件」的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萬國證券做空327國債的理由傳播了近20年,實際上是很難站住腳的。稍有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明白,當時市場豪賭每個月保值補貼率之說是無稽之談。

【編者的話】本文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陸一撰寫的「還原327」系列文章第四篇。

1995年中國農曆春節休假結束後首個上班日,尉文淵(時任上交所總經理)到交易所只待了半天,下午就出發赴美國和澳洲訪問。在他離開之前,似乎一切還和往常一樣。據他多年後的回憶:「那個時候上海證券交易所已上正軌,日常工作由兩個副總經理分擔,我更多的將精力放在外面的事務上。我作爲交易所的掌舵人,如果我不在,所內很多事情就一直停滯;同時,過多的外出事務使我沒有足夠時間觀察市場的變化,以及保值貼補利率、通膨、宏觀形勢的變化,而且我們也與北京所發生的事脫節。」

在萬國證券,春節後上班首日,管金生(時任萬國證券總裁)也沒有出現在公司內,而是在香港出差,只有他的祕書知道他的行蹤。管金生曾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在前面走呀走,回過頭來看看,怎麼後邊沒有一個人跟上來?」強人尋常的腳步,下屬尚且常常跟不上;那強人不尋常的舉動,下屬就只能靜靜等待。

您已閱讀10%(405字),剩餘90%(36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中國股事鉤沉

陸一,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一直工作在證券界,供職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在特殊時期、用特殊方式誕生的特殊市場。作者收集、整理了諸多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中的小故事、小花絮,與讀者分享,也希望激發起當年親歷者的記憶,共同來還原中國股市20年的真實歷史。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