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踩踏事件

上海踩踏事件突顯中國城市管理弊病

中國安邦集團研究總部:上海踩踏事件說明,中國內地在快速發展經濟、擴張城市硬體的同時,在城市管理的「軟體」方面卻存在很大的差距。

2014年12月31日夜,當全世界都在迎接新年之時,中國上海卻以一場慘劇迎來了2015年。當夜23時35分左右,上海外灘的陳毅廣場發生擁擠踩踏,導致36人死亡,47人受傷。根據上海市公佈的首批32位遇難者名單,年齡最大的37歲,最小僅12歲,遇難者平均年齡僅22歲;男性11名,女性21名。傷亡者中不乏高校學生和兒童。幾十個年輕鮮活的生命在新年前夜逝去,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悲劇。

官方媒體稱,目前尚不清楚造成踩踏事件的具體原因。但從媒體報導和踩踏事件特徵來看,此次事件中當地政府的組織和準備工作顯然存在嚴重的缺陷。就在幾個小時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在新年電視講話中誇獎「我們的幹部蠻拼的」,但隨之而來的「1231」踩踏事件讓習近平的表揚變得有些難堪。上海踩踏事件發生後,習近平對此批示,要求上海市全力以赴救治傷員,做好各項善後工作,抓緊調查事件原因,深刻汲取教訓。

彙總綜合各方資訊,我們試圖梳理出一些事實:(1)上海最近連續三年都在外灘對岸搞跨年燈光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外灘觀賞,外灘跨年夜已有品牌效應,尤其是陳毅廣場是一個需要登上臺階的高處,觀景最佳。(2)2013年12月31日跨年夜共有超過20萬人參加;2014年底外灘的跨年夜比去年更加擁擠,據估計有30萬人到場。(3)2014年末上海外灘沒有官方組織的跨年活動,燈光秀地點被改到了外灘源,規模也縮小了。但這種變化並未充分告知公衆,大量羣衆仍自發前去外灘觀景。即使知道燈光秀調整,人們基於習慣仍前往外灘。(4)由於官方沒有組織活動,政府層面錯估了形勢,往年的交通限行改道、公交地鐵甩站、不可上堤岸、分路段分割人流等客流疏導等措施都沒有做,30萬人流基本處於自由流動狀態。(5)由於政府估計不足,導致警力安排嚴重不足。黃浦分局指揮處指揮中心副指揮長蔡立新稱,12月31日晚人流量超過2013年國慶的人流量,但因爲「沒有活動,所以我們沒有像去年國慶節那樣安排警力。」(6)踩踏事件的直接起因可能是陳毅觀景臺上下的人流對沖——下面的人想登臺,而上面的人則想下臺,在狹窄的臺階處形成激烈的人流對沖,結果誘發了恐慌性的踩踏和擁擠。綜合來看,管控失範造成外灘客流總量過載,缺乏區域性區域風險應對預案,民衆對燈光秀的強烈期待與沒看到燈光秀的失落煩躁情緒,再加上由此形成的人流對沖,最終釀成了慘劇。

您已閱讀45%(971字),剩餘55%(11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