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歐元區

意法不能對歐洲復甦袖手旁觀

歐洲議會議員雷恩、阿爾蒂:通縮陰雲依舊籠罩歐元區,地緣政治環境也處於極不穩定狀態。破解歐洲復甦難題,成員國應各盡其責,法國和義大利必須啓動真正的改革。

不久前,也就是在歐元誕生之前,法國政治人士若遞交一份帶赤字的預算,會覺得很不舒服。那時,法國法郎對德國馬克貶值會在法國國內引起不滿,還會刺激市場作出帶來嚴重後果的反應。自歐元誕生以來,該單一貨幣似乎起到了一種麻醉劑的作用。在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審查其2015年預算前夕,面對第三次未實現減赤目標的局面,法國卻表現得滿不在乎。這種情緒有點令人不安。

那麼,在歐元區加強經濟治理並引入財政契約——即強化歐盟《穩定與成長公約》(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條款的條約——三年後的今天,我們身處何處、又將去向何方?

歐元區解體恐慌已經消散,召開生死攸關峯會的日子也已成爲過去。然而,通縮陰雲正籠罩在歐元區上空,該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也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一些外圍成員國實施了改革計劃,這些改革大體上取得了成功。如今,要破解歐洲復甦難題,得向法、德、意這三個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尋找答案。

您已閱讀24%(413字),剩餘76%(128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