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

Lex專欄:京東的「華麗轉身」

京東業績顯示,第三方商家銷售翻三倍,推動毛利潤上升約四分之一。考慮到尚未盈利的京東所面臨的直銷成本,這爲它提供了亟需的喘息空間。

在中國,三分之二的頂線成長被視爲表現欠佳。

因此,當本週一京東(JD.com)表示第四季度預期銷售額將成長59%-64%時,這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股價下跌了7%。京東是中國知名度排名第二的在線零售商。與市值逾八倍於它的競爭對手阿里巴巴(Alibaba)不同,市值340億美元的京東專注於向消費者直接銷售,與亞馬遜(Amazon)更相似,保持庫存,並擁有自己的物流網路。

JD聲稱,在一個深受假冒商品困擾的市場,這種做法能確保提供比阿里巴巴所青睞的中介模式更高的商品質量。然而,鑑於市場銷售量的爆炸式成長,京東在轉變。它在週一公佈了第三季度業績,顯示自行銷售僅佔交易總價值的60%,低於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第三方商家銷售翻了三倍,構成交易總價值的其餘部分,推動毛利潤上升約四分之一。

您已閱讀47%(337字),剩餘53%(37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