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俄羅斯

烏克蘭危機的「鏡中世界」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聽俄羅斯人談烏克蘭危機像走入鏡中的世界,一切都顛倒了。但「鏡裏鏡外」都一致認同,烏克蘭問題極有可能演變爲俄羅斯與西方的更大規模戰爭。

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是個懦夫嗎?這位俄羅斯總統給世人以鐵血的印象,他吞併克里米亞一事震驚了西方。但在莫斯科,有一些強硬派看上去對他沒有更強硬一些感到非常失望。

維亞切斯拉夫•尼可諾夫(Vyacheslav Nikonov)就是一個代表。他是俄羅斯議會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的外祖父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tov)在約瑟夫•史達林(Joseph Stalin)執政時期擔任了多年外長。尼可諾夫稱普丁對烏克蘭的政策「非常謹慎」。上週,在俄羅斯國家杜馬尼可諾夫的辦公室裏,我問他,假如他的外祖父在世,會如何解決烏克蘭問題。他微微紅了紅臉,說:「莫洛托夫會入侵烏克蘭,一週內將其拿下。」

如果尼可諾夫的觀點跟主流觀點差得十萬八千里遠,抑或如果他是個不怎麼老道的小官僚,那麼他的話就不值一提了。但事實是,在今日的俄羅斯,他的民族主義和對西方的深刻懷疑是主流思想。尼可諾夫是大學教授,寫過書,還在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等美國知名高校執教過。然而,儘管他對美國的瞭解毋庸置疑,但跟他談話就好像進入與西方完全不同的鏡中世界。

您已閱讀26%(483字),剩餘74%(13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