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亞洲爲何長不出「蘋果」

索尼、三星等亞洲企業往往在技術上領先,卻在品牌運作上被蘋果拋在後面。蘋果到底有什麼魔力,令消費者在情感上如此投入?

蘋果(Apple)上週推出其大屏iPhone之後不久,亞洲對手們便在Twitter上發言取笑,嘲諷蘋果在捕捉行業趨勢上慢半拍。

「永遠沒有人會去買大屏手機,」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援引已故蘋果聯合創辦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2010年的話嘲笑道,「看看是誰出爾反爾,改變了主意?」

在臺北和東京,與蘋果競爭的智慧型手機廠家宏達電(HTC)和索尼(Sony)也在Twitter上發出類似的不敬之辭。

您已閱讀10%(216字),剩餘90%(19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