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

「雲南地震和水電建設有關聯」

中國地質生態學家楊勇接受環境網站「中外對話」採訪時認爲,雲南不久前發生的地震,與全世界規模最大、密度最高的金沙江大壩羣有關聯。

雲南省魯甸縣8月3日發生6.5級地震,已導致超600人喪生,並引發嚴重地質次生災害。地震引發了正在建設的紅石巖水電站上游一處山崩,並形成堰塞湖。堰塞湖的湖面水高超過千米,淹沒一千多畝良田,直接危及下游多座水電站。

多年研究金沙江流域地質問題的地質生態學家楊勇接受中外對話訪問認爲,從2012年彝良地震到這次的魯甸地震,從地震發生時間和震源分佈來看,與建設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兩座巨型電站和牛欄江天花板電站等水庫蓄水都有關聯性。

中外對話: 有沒有跡象可以表明,雲南魯甸這次地震與修建水電站有關?

您已閱讀10%(249字),剩餘90%(23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