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伊拉克

伊拉克危機背後的舊能源安全觀

胡森林、王亞莘:ISIS令伊拉克危機再升級,給世界地緣政治與能源格局再度帶來不確定性。但舊的能源安全觀和地緣政治思維,纔是油氣市場供需穩定的最大威脅。

極端組織ISIS(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迅速壯大,令伊拉克局勢再度緊張,更給世界地緣政治與能源格局帶來不確定性。伊拉克石油工業起伏跌宕的命運折射出一個事實:舊的能源安全觀和地緣政治思維,是全球油氣市場供需穩定的最大威脅。

美國的國際關係策略和地緣政治思維受制於它的能源安全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世界」。這是一種基於霸權理論和地緣政治思維的能源安全觀。

但石油安全最根本的保障在於石油市場的穩定。維持石油供給與需求的平衡,保持穩定的價格預期,才能讓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利益都得到保障。過去一個世紀,除了戰時經濟等特殊情況以外,全球石油供應並未真正中斷過。維持石油市場供需穩定的最大力量,往往並非政治因素,而是重大技術進步。

您已閱讀8%(313字),剩餘92%(35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