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

希拉里很難再現「柯林頓時代」

FT專欄作家拉赫曼:在希拉里準備爲入主白宮進入衝刺階段之際,她希望美國人記起美好的「柯林頓時代」。然而,她丈夫有幸遇上的好時光難以再現。

1992年,我從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的陽臺上看著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接受民主黨提名,成爲總統候選人。和他一起站在臺上的是他的夫人希拉里(Hillary),以及他們的女兒切爾西(Chelsea)。當柯林頓一家鞠躬答謝時,揚聲器裏響亮地播放著著佛利伍麥克(Fleetwood Mac)合唱團演唱的《不要停止思考明天》(Don't stop thinking about tomorrow)。這傳遞了典型的美國式訊息——保持樂觀並向前看。

相比之下,如果希拉蕊•柯林頓要在2016年競選總統,她的非官方競選主題曲應該選《昨日》(Yesterday)這首歌。柯林頓這個名字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喚起人們對20世紀90年代那些美好時光的懷念。那時,美國的一切麻煩似乎都那麼遙遠。

民意調查顯示,如今比爾•柯林頓輕鬆地成爲過去25年裏最受好評的總統。希拉蕊•柯林頓自身的履歷也非常強大——她曾任參議員和國務卿。但是,希拉里的魅力有很大一部分依然歸功於柯林頓這一品牌的光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莫琳•多德(Maureen Dowd)長期記錄柯林頓家族的小缺點。她在最近一篇專欄文章中指出,哪怕是他們的死對頭,好像也屈服於對舊日的懷念中。多德引用了保守派電視明星比爾•奧雷利(Bill O' Reilly)的一句話說:「選擇了希拉里就是選擇了比爾。而比爾是個接地氣的人。」

您已閱讀31%(621字),剩餘69%(13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