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億萬富翁

財富寡頭在做空美國民主

FT專欄作家盧斯:對沖基金富翁起訴美國財政部,要求分享曾獲納稅人救助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利潤。「兩房」爭端表明,寡頭對美國民主制度掌控越來越緊,這很危險。

約翰•鮑爾森(John Paulson)憑藉着針對美國房地產泡沫的鉅額空頭頭寸發了財。如今,這位對沖基金界的億萬富翁正在押注美國政治體系失靈。這回,他不是孤軍奮戰。其他億萬富翁已發起訴訟,試圖迫使美國財政部(US Treasury)爲其在2008年紓困的政府支持的房貸機構向股東支付大筆款項。押注政府的慷慨已成爲常見的投資策略。無論此舉能否奏效,那些雄心勃勃的億萬富翁都應當留意:要想一下子走運,不妨做空美國民主制度。風險低,回報豐厚。

2008年,美國政府「不惜代價」阻止世界經濟重演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救助危機的始作俑者是醜陋的一幕,在美國和其它一些國家的政壇滋生了怨恨,但這是不得已而爲之的必要之舉,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如往常一樣,美國的體制在危急時刻「勁往一處使」。真正問題是它平時的運轉情況。抵押貸款承銷商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是美國政府「救火」的兩大受益者,二者吸收1875億美元納稅人資金才得以生存下來。沒有這筆注資,整個美國住房金融體系將會失靈——全球經濟也將難以逃脫災難。「兩房」本身將不復存在。

您已閱讀28%(479字),剩餘72%(12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