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以來最有挑戰意味的一次炸彈襲擊在2014年4月30日晚間19時許發生——依官方公佈的視察行程推算,當爆炸聲在魯木齊市火車南站站外響起那一刻,習近平剛剛離開新疆,專機應該還沒有落地北京,而央視《新聞聯播》此時正在向全國民衆頭條播報他剛剛結束的以反恐爲主要命題的新疆巡視。
快訊最早是由新華社對外部通過其英文報導微網誌賬號在20時許發佈出來,經編譯後迅速引發輿論騷動。經過大約兩個多小時的過濾,@新華社中國網事在23時許重新發稿,此後相繼又有@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兩大官方喉舌跟進,確認統一口徑:「4月30日19時10分許,成都至烏魯木齊K453次列車到達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時,在旅客出站口發生一起爆炸案件,造成人員傷亡。受傷人員已及時送往醫院全力救治,現場秩序已恢復正常,案件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儘管通過此時從現場流傳出來的照片,已經可以確認這並非一起傷亡特別重大的爆炸案,但圍觀者無不驚詫於其極爲強烈的象徵意義。從4月27日至30日,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開展了一段相當高調的新疆之行,所到之處,無論「反恐前沿」喀什還是首府烏魯木齊,第一要務均是視察軍警、督戰維穩,留下了「對付暴力恐怖犯罪分子一定要有有效手段」的誓言。然而,他「先發制敵」的最新戰略指示還沒經由央視播報完畢,硝煙就已經在腳後跟處升起。
您已閱讀6%(554字),剩餘94%(860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