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比特幣

比特幣亟需變革重振聲譽

FT專欄作家加普:銀行的基本功能是讓儲戶更安全地存放現金,如果比特幣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它的其他優點也沒有價值可言。

《新聞週刊》(Newsweek)爆料稱,居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64歲老人多里安•中本(Dorian Nakamoto)就是比特幣的神祕發明者。對於比特幣的倡導者來說,這則漏洞百出的揭祕報導來得正是時候,它將人們的視線從東京比特幣交易所Mt Gox破產引起的信任危機上移開。

按理說,在一連串不幸事件之後,由愛好者、風險資本家和創業公司組成的比特幣社區應該正在忙於重建比特幣的信譽。但相反,他們卻將大量精力花在了斥責《新聞週刊》對多里安•中本的報導上(後者否認自己是比特幣的設計者)。

記者利婭•麥格拉思•古德曼(Leah McGrath Goodman)找到了她認爲是(但未證實是)當初比特幣論文作者的「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自那以後,網路論壇便充斥著對她的惡毒批評和性別歧視辱罵。比特幣擁躉譴責她試圖「人肉」中本聰,揭露他的身份——不論他是不是他們眼中的那個人。

您已閱讀20%(391字),剩餘80%(15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