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打開智慧型手機。第二步:用智慧型手機啓動具備WiFi無線功能的碎紙機。第三步:粉碎谷歌(Google)毛利潤率的模型。谷歌繼續從超高回報率的純網路業務轉向資本密集的「製造」業務,希望這些產品將在不久後控制其所有者的靈魂,或者至少是他們的數據(如果兩者有任何區別的話)。這可能意味著谷歌有更多業務成長,但利潤率會受損。
谷歌收購Nest實驗室(Nest Labs)可能是買貴了,後者製造的自動調溫器能領會你對家中溫度設置的偏好(是的,你能用智慧型手機啓動它)。然而,如今多數科技股的估值都是瘋狂的。收購Nest的32億美元全現金交易(根據發貨量計算,相當於其銷售額的10倍),按最近的估值仍不夠收購Snapchat。Nest的標價可能也包括了給該公司執行長託尼•法戴爾(Tony Fadell)的獎金,他可是蘋果(Apple)的iPod之父。
但從谷歌的另外幾筆大規模收購看,Nest帶給谷歌的不僅限於此,也不僅限於已經令人生厭的「物聯網」炒作。迄今最大規模的交易是收購摩托羅拉移動(Motorola Mobility),這筆交易也曾令投資者困惑。三年後的今天,超市正出售價格極低卻設計精良的摩托羅拉Moto G手機,將消費者吸引到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這意味著低利潤率——但利潤是以美元計算的,而不是百分比。
您已閱讀67%(561字),剩餘33%(2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