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霧霾

霧霾之國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中國霧霾的嚴重程度前所未有。高能耗的經濟發展模式、錯誤的能源激勵機制和民衆對環境的漠不關心,已經發展到毒害自身的地步。

中國霧霾的嚴重程度前所未有,範圍之廣令人瞠目,這是傳統工業模式疊加錯誤激勵機制的必然結果。中國高能耗的經濟發展模式、錯誤的能源激勵機制以及民衆對環境的漠不關心,已經發展到毒害自身的地步。

霧霾最嚴重的週末,很多人逃離上海,他們開著小車到達江浙山區時,發現霧霾如影隨形。筆者就是其中的一員,到達浙江莫干山角的小城德清時,城市籠罩在一片霧霾之中,羣山與竹林在霧霾中起伏;甚至到了中國最南的省會城市海口,也無法看到清澄的藍天,當地朋友表示從去年開始就已發生輕度汙染。天霧恢恢,疏而不漏,據此前環保部的數據顯示,有20個省104個城市嚴重汙染。

灰暗的景像,代表了傳統經濟方式的沒落。

您已閱讀13%(286字),剩餘87%(18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