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家輝

北京遇上駱家輝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刁大明:當黃皮膚、黑頭髮的駱家輝在北京操著英文、捍衛美國利益時,給予公衆的感知是錯位的,這是歐巴馬所謂「以華使華」造成的負面後果。

11月21日,剛剛宣佈離任的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現身昆明,恪盡職守地出席美國商業推廣活動。作爲三個孩子的父親,駱家輝還不忘擠出一段日程造訪了雲南大學,以「教育的力量」爲題做了演講。

在公開因家庭原因離任之後,其真實動機被媒體熱議。子女教育說、與歐巴馬分歧說甚至婚外情曝光說……主角駱家輝被寫入了形形色色的劇本里。在消費駱家輝之餘,媒體或自媒體又一股腦地回憶起了首位華裔大使到崗之後的種種作派,坐經濟艙、拒絕五星套房、喫街頭小喫、公開收入、PM2.5……

老實講,聽到他離任的訊息,我並不會感到「突然」或「意外」,這可能是因爲在19日剛好在《西雅圖時報》網頁上讀到了回國良久的駱夫人李蒙的專欄文章,李蒙在專欄中寫道:「我們整個家庭需要一個地方作爲真正的『家』,這樣我們的孩子能夠穩定地上學、交可以一輩子的朋友並學會明白一個社區的價值。」

您已閱讀16%(364字),剩餘84%(190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