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

Heineken sewn up in Chinese trademark tangle
喜力在華遭遇商標糾紛


這家全球啤酒商指控員工不到50人的吳江市喜力機械廠侵權使用其名稱和商標

China became the world’s copycatting centre by faking everything from Louis Vuitton bags and PhD diplomas to Apple stores. Now Heineken has become the latest multinational to face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hallenge – from a tiny Chinese sewing machine company.

從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包、博士文憑到蘋果(Apple)專賣店——中國假冒的東西無所不包,已經成爲全球「山寨中心」。最新一家在這裏面對智慧財產挑戰的跨國企業是啤酒商喜力(Heineken),而挑戰它的是一家小小的中國縫紉機廠。

您已閱讀10%(381字),剩餘90%(33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