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剃刀邊緣

文字偵探的正體字夢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老愚:每一個正體字都可以證明自身的存在。阻礙正體字恢復的因素在消解,書寫已不是障礙,關鍵在於認知,更急迫的是,大陸缺乏教授正體字的人。

——流沙河先生訪問記

【編者按】:流沙河先生的專欄《簡化字不講理》在FT中文網刊發後,引發簡繁之爭討論。爲何要討論中國文字的簡體和正體?本文爲老愚對流沙河先生訪問後所撰,是爲討論正體字的文化價值。

「每一個正體字都可以證明自身的存在,而每一個簡體字都無法證明其存在的理由。」八十二歲的流沙河先生這樣對筆者和吳鴻說道。先生晚年在「金沙講壇」爲公衆講解《詩經》,彙集八十一首名詩心得的《詩經現場》出版後,很多讀者爲該書用正體字印刷而欣喜不已,先生獲知後非常高興,就此發表了批判大陸簡化字的宣言。其時爲9月18日下午四點鐘,在他的成都新家。

您已閱讀12%(265字),剩餘88%(18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